外国专家: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现代化建设
海牙法律专家维克托·迈耶尔什7月1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推动现代化建设,西方却因自身种种问题而举步维艰。
西方陷入困境源于自身问题
文章指出,早在大约50年前就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现在却举步维艰,特别是美国与欧盟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西方政客和媒体将其失败归咎于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难民涌入、年轻一代我行我素、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能源短缺、不公平竞争等因素。
然而,西方陷入困境的症结在于无家可归者越来越多,公共交通和道路畅通难以保障,社会动荡频频引发骚乱,政府执政联盟不稳固,巨额国债和通货膨胀。
事实上,公共场所安全无法保障正是西方日益衰落的缩影。在美国,校园枪击案频发就是明证。在欧盟国家,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情况是,面对有组织的犯罪,政府束手无策。
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现代化建设
文章分析称,在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要素源于久经考验的各项原则,包括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即便是在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我们也能看到个人为了共同利益而付出。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教育资源,以改善整个家庭的未来。一些老年人和成年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很好的照顾。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集体利益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集体利益在西方社会也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启蒙运动以来,个人主义登上“神坛”。富有白人男性从个人层面思考问题,而不是遵循集体原则。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权,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意味着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中国现代化建设在充分考虑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中国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饥饿已经成为过去时。与此同时,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西方需要借鉴中国智慧
文章表示,推动现代化建设是各国领导层的重大使命。然而,在美国和欧盟,领导人一心安抚激进团体,以此巩固自身地位,很少考虑为沉默的大多数增进福祉。
此外,西方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选举或建立新政党,这就导致只专注某个议题的政党产生,比如只关心动物权利或者移民问题。
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及哲学、思想、仪式、实践以及心性,涵盖了人类可能关注的所有领域。西方哲学家在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曾研究过儒家思想,不过欧洲终究还是不重视家庭、社会秩序以及世界秩序的和谐,反而让个人主义盛行。
总而言之,若要推进现代化建设,灵活平衡各种理念、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
- 中澳团队发现4亿年前南方古椎鱼化石 破解早期脊椎动物演化谜团
- 北京这个实验班近100%毕业生考入211高校
- “爱心妈妈”杨云梅:用爱为边疆孩子撑起一片天
- 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
- 西安千名学子角逐“数字赛场 ”
- 陕西省教育系统英模巡讲报告会在西北大学举行
- 对接产业最新需求 沪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 “周末故事姐姐”来了
- 异动快报:惠云钛业(300891)4月7日14点52分触及跌停板
- 兆威机电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 时隔多年,桂林人的“老朋友”回来了!
- 青海工匠学院揭牌成立
- 中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
- 食品安全新规落地 学校、幼儿园食堂违规将从重处理
- 辽宁教育强省建设成果显著 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 【图解】今年前2个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发展态势向新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