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阳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灌阳县黄关镇有制作面条的悠久历史,凭借灌阳生产小麦的资源优势和清澈的泉水以及精湛的传统工艺,造就了黄关面条的优良品质,味美价廉,享誉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阳光产业。
东阳村是桂林理工大学“十三五”时期对口联系帮扶村。驻村第一书记朱强介绍,该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础建设、聚焦产业发展,实现了脱贫增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通过项目基础、技术条件、市场前景、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各方可行性综合调研分析,在东阳村投资建设面积约1200平方的阳光面条加工厂。桂林理工大学锦上添花,注入帮扶资金260多万元,使阳光面条年产量可达1000吨,年产值可达500万元,既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又有效帮助了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
据了解,灌阳全县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小麦7054亩,其中黄关镇近2190亩,新街镇近1816亩,水车镇近1238亩,既有效进行了耕地“非粮化”治理,实现了“果园”变“粮田”的华丽转身,又为灌阳面条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通讯员 伍秋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上辇村C区站
- 从舌尖到心间的共鸣——中华饮食文化架起跨越海峡的连心桥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下洋张1区站
- 共筑梦想,人保相伴-公众责任险宣传活动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虎头山新区站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碗头山村1区站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山头赵村田洋新区站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虎头山新区站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