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造福患者
原标题: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造福患者(创新故事)
人民日报记者 申少铁
“现在身体状态还不错,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也可以参加。”一年前,湖北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李女士突发暴发性心肌炎,出现心力衰竭。植入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治疗后,现在李女士能正常生活。
心力衰竭是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大的挑战。医学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5年死亡率为50%;进入终末期后,1年死亡率高达50%。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衰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心脏供体极为稀缺。为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提出了人工心脏理念。临床经验表明,人工心脏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救命,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泵是人工心脏的核心部件,它将血液从心脏引出,提升压力后,输送到主动脉,从而部分或完全替代天然心脏的供血功能。历经技术演进,全磁悬浮被认为是国际人工心脏的主流技术。据同心医疗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琛介绍,与其他技术相比,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血泵转子仅通过磁悬浮技术支撑就实现了旋转时零机械摩擦,在不破坏血液的前提下保持血液顺畅流通,大大降低了人工心脏植入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
然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成为陈琛心中的梦想。
据介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大小相当于一个乒乓球。如何在保证血泵稳定运转同时缩小血泵体积,是研发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主要难点。同时,人工心脏生产涉及数百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高质量完成。陈琛告诉记者,做好一个称为“鼻锥”的部件,要通过数万次精密打磨,保证其表面光滑,避免灰尘附着。通过10多年的技术攻关,团队攻克了覆盖整个产品系统的技术难题。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涉及多个领域的尖端技术。为此,同心医疗建立了一支超过200人的科研团队,成员来自医学、物理、机械、电子等不同领域。科研人员各展所长,通力配合,攻克了产业化过程中的一道道难关。
同心医疗的突破离不开产学研协同支撑。2009年以来,同心医疗牵头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2013年,同心医疗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展动物试验。2017年6月,阜外医院将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成功植入3名危重患者体内,开创了该产品临床应用的历史。
据了解,目前全国近40家医院用上了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我们正在推进远程信息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升体外部件的轻便性,争取实现电池可植入。同时,整合供应链,提升工艺水平,降低成本,让产品惠及更多患者。”陈琛说。
- 从舌尖到心间的共鸣——中华饮食文化架起跨越海峡的连心桥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
- 北京宁夏两地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治愈小儿肺气道畸形
- 箭指苍穹逐梦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 安全驾驶公益行-天星里站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书里有什么?
- 乐享保险,轻松生活-西横河新村站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AI在谷雨】谷雨润万物 绿野绘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