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科学防沙治沙 筑牢美丽中国绿色屏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多措并举推进荒漠化治理,防沙治沙取得巨大成就,进一步筑牢美丽中国绿色屏障。
从高空俯瞰,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标志性工程——“三北”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在横跨我国北方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我国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续双缩减。第六次全国荒漠化、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到内蒙古赤峰市马鞍山林场、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等“三北”工程重点林场实地考察防沙治沙情况,对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对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作出战略部署。
十年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033万公顷,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比十年前净减少500万公顷、433万公顷,沙区植被平均覆盖度上升了2.6个百分点。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
十年来,全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森林抚育12.4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3.14亿亩,居全球首位。近十年,全球新增森林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我国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在多年与风沙的抗争中,我国摸索总结出了100多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技术。目前,我国已建立荒漠化防治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目前,围绕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重点起草了《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完成“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并明确六期规划编制思路。
- 从舌尖到心间的共鸣——中华饮食文化架起跨越海峡的连心桥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
- 北京宁夏两地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治愈小儿肺气道畸形
- 箭指苍穹逐梦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 安全驾驶公益行-天星里站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书里有什么?
- 乐享保险,轻松生活-西横河新村站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AI在谷雨】谷雨润万物 绿野绘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