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迈向新高度
科技日报讯 5月6日,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11标段隧道,攻克各项技术难题最终贯通并通过验收。该工程应用工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实现了大直径盾构掘进由“人工为主、智能为辅”到“智能为主、人工为辅”产业升级,标志着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表示:“以上海机场联络线11标工程为代表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形成了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架构,将我国隧道建造技术推向了新高度。”
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全长68.6公里。其中11标段隧道长4721米,是国内首条与国铁网络互通互联的市域铁路示范工程,由中铁隧道局承建。该局近年来致力于隧道智能建造研究,并在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11标段隧道进行了首试。针对该标段地质不确定性、过程变异性等导致盾构效用发挥受限情况,中铁隧道局依托该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强大技术力量,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实验室主任洪开荣牵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互联装备网络协同制造/运维集成技术与平台研发”项目支持下,围绕工程多要素智能互联、掘进机智能运维及制造/运维互馈机理等研究,研制了汇聚国内外603个重点工程数据的国内首个盾构TBM工程大数据平台,构建了以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协同、智能诊断、智能物管为保障的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
在智能算法与边缘控制技术测试盾构刀盘突然失速运转情况下,团队领军人洪开荣通过反复测试和攻关,最终突破了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熔断控制等技术,依据研发的“辅助掘进/智能巡航一键启动”云边端智能掘进系统,建成了“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盾构智能掘进常态模式,使隧道线性偏差控制在±30毫米,地表最大沉降控制在13毫米以内;盾构综合掘进效率提高33%。研制的弧形件、中隔墙等系列同步拼装机器人,实现了盾构隧道掘进—隧道内部结构拼装全工序作业,大尺度33.6吨预制混凝土件同步智能拼装精度达到毫米级。
该智能建造体系在上海机场联络线11标段隧道的应用证明,设备利用率提高10%,施工组织效率提高16%,创造了14米级盾构单日掘进32米的行业最好纪录。
洪开荣表示,下一步中铁隧道局将以数智升级工程为抓手,瞄准地质探索、机器人技术应用、新一代云边端智能控制技术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夯实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 (记者乔地 实习记者李诏宇 通讯员田玉锋)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乔地 李诏宇
责任编辑:冯峥
- 组图:中国智造闪耀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10秒摘镜,昆明华厦眼科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新技术成功落地
- 组图:不负春光耕沃野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
- A股午评:三大指数集体调整下跌,沪指跌0.26%创指跌近1%,军工探底回升,半导体、黄金板块调整!超4100股下跌,成交额8063亿缩量212亿
- 【组图】共筑满意消费: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举办
- 游说团体警告:特朗普药价提案恐致制药业损失1万亿美元!药企坐不住了,数名高管正准备前往国会山巡回演讲
- 组图:“进博会走进湖北”活动主题推介会在武汉举行
- 特朗普喊话:美国船要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巴拿马总统迅速表态:通行费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
- 吉利旗下四名员工获全国劳模称号,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写信祝贺
- 组图:“开往春天的列车”即将进站
- 林园不喜欢的乐普医疗业绩下滑,药品收入断崖下跌成主因
- 组图:AI炫技、机器人整活 这届消博会“超有料”
- 东风猛士百万级顶奢电动越野交付,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成首位车主
- 飞象网项立刚:用人标准是企业自己的选择,董明珠不用“海归派”不是什么歧视!格力需要的人才,海归的不多
- 2025上海车展开幕 近千家中外企业积极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