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科普书籍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环球时报讯 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从创造智能手机等日常物品,到应对疾病、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挑战,科学带来的许多变化都是非常有益的。但这些变化往往也有潜在的缺点和争议,需要民众用辩证性眼光去看待,比如人工智能会不会抢走我们的工作?会不会用假新闻颠覆选举?我们能以多快的速度过渡到净零排放?为了就所有这些问题展开关键的公开辩论,我们必须有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的民众。如今,在很多民众对科学存在怀疑以及错误信息遍布的情况下,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科学基础知识更为重要。
政府决策要尊重科学
通常,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和那些选择不接触科学的人之间存在着分歧。作为一名学者,我花了30年的时间教授如何根据数据进行严谨的推理——根据你所知道的事情,评估你不知道的事情存在多少不确定性。
这种科学方法的真知灼见促使我成为循证决策的倡导者,并将其带入到政府工作中(“循证决策”主张制定和修改政策时应根据科学性证据进行讨论——编者注)。在那里,我与没有科学背景的部长们开会,而他们说循证决策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他们追求的是基于价值观的政策制定。
这真的关系重大。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不得不公开指责英国政府“以科学为准绳”的口号。我大声疾呼,试图减轻科学家被政客们卷入政治游戏的风险。政客们的职责是就重大事件的应对战略做出重要决定,他们做什么都顶着所谓“科学”的名义,但根本不理解这门学科是如何运作的。
许多年轻人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我们的文化现在认为科学是困难的,这使许多人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英国科学协会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14岁至18岁的年轻人中,只有约1/3的人认为科学家启发灵感,或者认为科学与他们的生活有关。
事实上,科学始终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具备能够轻松接触到科学的渠道。
印刷机的发明曾对启蒙运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使知识民主化。因此,在这个日益以科学为中心的世界里,我们也更应该认识到科普读物对民众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科普读物连接专家与公众
优秀的科学著作在增加人们对该学科的了解方面一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气候变化、污染还是健康,人们真正关心的最新思想应该被更广泛地讨论,而一本通俗易懂的书籍往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科普写作往往能够成为科学界与公众之间的重要纽带,将开拓性以及技术性的研究成果传达给主流受众。
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等书曾在1989年入围英国皇家学会的特里维迪科学图书奖,这些书是为没有物理学基础的读者写的,后来成为了公认的经典宇宙学著作。优秀的科普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世界。
一个社会必须对当今问题有深刻理解,这样才更能以先见之明和务实姿态来应对这些问题。(作者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阿德里安·史密斯,陈欣译)
- 从舌尖到心间的共鸣——中华饮食文化架起跨越海峡的连心桥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
- 北京宁夏两地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治愈小儿肺气道畸形
- 箭指苍穹逐梦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 安全驾驶公益行-天星里站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书里有什么?
- 乐享保险,轻松生活-西横河新村站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AI在谷雨】谷雨润万物 绿野绘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