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拴心留人”工程 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可落户
本报讯 (记者赖志凯)北京市民政局、市教委、市人社局等六部门日前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拴心留人”工程,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引进及积分落户相关政策,明确非京籍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可按照政策办理人才引进或积分落户加分。
据了解,《计划》聚焦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建设增量扩容、提质增效、拴心留人“三大工程”,提出了12项重点工作任务。“增量扩容”方面,北京市将支持职业院校与京外职业院校合作,通过京外招生、对口合作等方式,定向培养养老服务人才。
为扩大养老护理员来源渠道,北京市将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主动与河北、内蒙古等地区对口建立养老护理员劳动力输入对接机制。同时,建立养老护理员综合评价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综合等级评价,推动评价结果与养老护理员的薪酬待遇等相衔接。
“提质增效”方面,将支持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养老护理见习基地,健全市、区分级分层培训体系,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比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保障。北京市民政局将每年组织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示范班,并会同市人社局,每两年组织一次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比赛,并遴选国家级相关职业技能赛事参赛对象。
对于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北京市将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引进及积分落户相关政策,“拴心留人”。《计划》明确,获得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第1名的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符合条件的可按照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获得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第2至10名的非京籍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可按规定享受积分落户加分。按照一定标准投资建设养老机构或投资运营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居家照护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条件的也可按照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
据了解,出台《计划》,旨在让养老服务领域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推动养老服务人才规模持续扩大、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稳步提升、人才队伍稳定性有效增强。计划到2025年,全市在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家庭从事专业照护服务的养老护理人员总数将达到2.5万名。
- 中澳团队发现4亿年前南方古椎鱼化石 破解早期脊椎动物演化谜团
- 北京这个实验班近100%毕业生考入211高校
- “爱心妈妈”杨云梅:用爱为边疆孩子撑起一片天
- 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
- 西安千名学子角逐“数字赛场 ”
- 陕西省教育系统英模巡讲报告会在西北大学举行
- 对接产业最新需求 沪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 “周末故事姐姐”来了
- 异动快报:惠云钛业(300891)4月7日14点52分触及跌停板
- 兆威机电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 时隔多年,桂林人的“老朋友”回来了!
- 青海工匠学院揭牌成立
- 中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
- 食品安全新规落地 学校、幼儿园食堂违规将从重处理
- 辽宁教育强省建设成果显著 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 【图解】今年前2个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发展态势向新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