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光热示范电站逐步进入稳定发电期
中新社西宁1月18日电 (孙睿 杜凤丽)据18日发布的《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蓝皮书2023》(简称:《蓝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光热示范电站逐步进入稳定发电期。
据蓝皮书介绍,截至2023年底,中国并网运行的光热电站仍主要为国家能源局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2023年,随着运行经验的积累和运行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等光热示范电站的运行性能不断提高,逐步进入稳定发电期,发电量大幅提升。
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2023年年度发电量1.524亿千瓦时,截至2023年底,该电站已累计发电5.738亿千瓦时。电站的卓越运行表现充分验证了中国光热发电核心技术及装备的先进性及可靠性,也为正在全面推进的风光大基地光热项目建立了扎实基础。
同时,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于2016年10月并网发电,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2023年度,完成上网电量11040万千瓦时。其中,2023年单日最高上网电量达到102万千瓦时,同比提升18.3%,单月最高上网电量1626万千瓦时,同比提升16%,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蓝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并网光热电站中,熔盐塔式(简称塔式)占比约64.9%,导热油槽式(简称槽式)约26.3%,熔盐线性菲涅尔式(简称线菲式)约8.8%。而在中国兆瓦级规模以上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中,塔式占比约63.1%,槽式约25.5%,线菲式约11.4%。
随着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作为落实市场化并网条件的配套选择之一,光热发电项目不断增加。根据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建和拟建(列入政府名单)光热发电项目约43个,总装机容量480万千瓦,预计最晚将于2025年完成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光热发电工程相关配套企业约600家;其中集热系统相关产品和设备供应商约245家,储热系统相关产品和设备供应商约135家,中国光热发电产业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 从舌尖到心间的共鸣——中华饮食文化架起跨越海峡的连心桥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
- 北京宁夏两地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治愈小儿肺气道畸形
- 箭指苍穹逐梦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 安全驾驶公益行-天星里站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书里有什么?
- 乐享保险,轻松生活-西横河新村站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AI在谷雨】谷雨润万物 绿野绘新图